想象得有多臭n的代价棋下这步远超雇A解
说实话,当我看到OpenAI董事会突然解雇Sam Altman的消息时,第一反应是:这帮人疯了吗?作为一个见证了无数科技公司兴衰的老兵,我得说这可能是近年来最糟糕的企业决策之一。 董事会的担忧我能理解 - 他们害怕Altman跑得太快,把AI技术变成数字时代的"核武器"。但天啊,他们处理这件事的方式简直就像用火箭炮打蚊子!根据我得到的消息,连微软这个砸了130亿美金的"金主爸爸"都没提前打招呼,更别说那些日夜加班的员工们了。 结果呢?消息一出,微软股价应声下跌,核心高管Greg Brockman愤然离职,大批工程师据说也要跟着出走。这让我想起2000年苹果驱逐乔布斯的惨痛教训 - 只不过这次OpenAI的董事会连24小时都没撑住,就开始低声下气求Altman回来了(虽然目前谈判已经破裂)。 问题的根源在于OpenAI这个怪异的"双头"结构。一边是理想主义的非营利机构,一边是商业化运作的盈利实体。去年我在硅谷参加AI峰会时就听投资人抱怨,说这种结构迟早要出事。就像让素食主义者和肉食主义者共用一个厨房,早晚要打起来。 平心而论,Altman确实有点"油门踩到底"的倾向。上个月的开发者大会上,他宣布要让每个人都能定制ChatGPT时,我看到台下不少AI安全专家的脸色都变了。但话说回来,这不正是硅谷的精神吗?"快速行动,打破常规"的座右铭可是刻在每个湾区创业者的DNA里。 最讽刺的是,Altman本人其实比谁都清楚AI的危险性。四年前他主导制定的公司章程里就白纸黑字写着对AI风险的担忧,今年五月还在国会听证会上呼吁政府加强监管。结果现在反倒因为"太激进"被自己人背刺,这剧情比《权力的游戏》还魔幻。 说真的,如果董事会真想解决问题,完全可以采用更成熟的方式:提前跟微软通气,和员工充分沟通,给Altman一个体面的过渡期。但现在呢?整个硅谷都在看笑话,微软CEO纳德拉据说气得跳脚,而OpenAI的900亿估值可能很快就要打对折。 依我看,这场闹剧最终只有两种结局:要么Altman带着核心团队另起炉灶(听说微软已经张开双臂准备了),要么OpenAI彻底改变治理结构,让投资人进入董事会。但无论哪种结果,这家公司都再也回不到从前了。 作为一个过来人,我想给所有科技公司的董事会提个醒:处理高管变动时,请记住"快即是慢"的道理。有时候,欲速则不达啊!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沙盒代币跌入谷底:币安退市风波引发的连锁反应
- 如何在Magic Eden上薅羊毛:一份接地气的空投攻略
- 波场链生态突破645亿美元大关:稳定币帝国崛起背后的商业逻辑
- 11月16日比特币早盘行情分析:这波深V反弹你抓住了吗?
- 当人们谈论机构进场时,究竟指的是哪些机构?
- 两大交易所为何同时盯上这个Solana新贵?深度解析Jito的魅力
- 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的牛市预言:2024年会是加密市场的春天吗?
- XRP的黎明将至?93天阴霾后的曙光期许
- 市场动态 | 美联储或将再加息 DeFi与NFT市场最新观察
- 市场震荡期生存指南:一位老交易员的6条实战心得
- 10月1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BTC/ETH走势分析与操作建议
- 9月14日比特币/以太坊行情深度解析:市场正在酝酿新机会
- 市场寒冬中的柴犬之光:资深分析师为SHIB持有者注入信心
- 主流币行情观察:涨势暂缓 警惕短线回调风险
-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变幻:六家上市公司三季度表现全解析
- 11月23日比特币早盘观察:市场在博弈中寻找方向
- 比特币的关键时刻:美国经济数据将如何改写加密货币走向
- 市场观察: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下跌趋势仍未结束
- 深夜币圈沉思录:10月5日BTC/ETH操作风向标
- 以太坊交易手记:一位老交易员的日常感悟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