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定位的配A领M在主角域的该是角色角
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:当我们谈论RWA(真实世界资产)上链时,自动做市商(AMM)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?说实话,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和很多人想象的完全不同。 我们都知道,AMM在DeFi世界里创造了奇迹。记得第一次使用Uniswap时的震撼吗?无需传统订单簿,任何人都能成为流动性提供者(LP)。但现在的问题是,我们是不是太习惯用这把锤子敲所有的钉子了? 就拿房地产代币化来说吧。设想一个商业地产的代币在AMM池子里交易,情况会怎样?现实是:这套房子可能三个月才评估一次价格,而AMM却在24/7不停地报价。这就好比让一个每分钟都在报价的股票经纪人去卖房子,结果可想而知——要么没人交易,要么交易的人都在套利。 我总结了三个主要原因: 第一,时间节奏不匹配。加密资产价格每分钟都在跳动,而国债收益率可能一周才变化一次。这种"心跳频率"的差异直接决定了LP的收益模式。 第二,经济账算不过来。举个例子,如果你作为LP把10万美元放进美国国债代币的AMM池,一年收的手续费可能还不够一顿饭钱,但无常损失的风险却实实在在。 第三,合规枷锁太重。KYC要求就像给AMM这台跑车装上了限速器,让它最擅长的可组合性优势荡然无存。 说到这里,你可能要问:那AMM在RWA领域就完全没用了吗?当然不是!我认为它应该像便利店一样存在——不是大型超市,而是解决即时需求的"711"。 具体来说,我建议: 1. 做窄不做宽:只在资产净值附近很小的区间提供流动性,就像便利店只卖畅销品。 2. 跟着价格走:利用预言机及时调整报价区间,避免像Plume链上那样被套利者"打劫"。这就像便利店会根据批发价调整零售价。 3. 收益要穿透:必须确保LP能收到底层资产的票息或租金,否则谁愿意做这个赔本买卖?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:大额RWA交易通过专业的RFQ系统完成,就像大宗商品交易;而小额兑换则通过改良版的AMM实现,就像ATM机取现一样方便。 我特别看好"Oracle滑带+Hook"这个组合。它就像一个智能调价系统,既能保持流动性,又能避免LP被套利。这可能是AMM在RWA领域最优雅的解决方案。 说到底,RWA需要的不是DeFi的简单复制,而是金融逻辑的重构。AMM应该找准自己的生态位——不是主舞台上的明星,而是让整场演出更流畅的幕后工作者。AMM的错位期待与现实困境
为什么AMM在RWA领域水土不服?
AMM的正确打开方式
未来的流动性图景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VR跑步机:苹果发布会未能呈现的未来运动方式
- 深度剖析:为何我对FXS情有独钟,认定其为23-24年最值得押注的项目
- 奢侈品牌的Web3突围战:当Vertu遇见区块链
- 我的SPELL投资心路历程:为什么我敢在这个时间点进场?
- 朝鲜黑客盗币锐减的背后:一场危险的数字休渔期?
- 当加密货币遇上西部大开发:一个风投老炮的狂野观察
- 当市场失血时:深度解析流动性危机如何摧毁投资价值
- 加密货币监管风云:印度重拳出击,美国司法僵局难解
- 揭秘彼得·蒂尔:那个在科技和加密货币领域翻云覆雨的男人
- 加密货币市场周报:比特币网络费用飙升,香港蝉联加密之都
- Layer N:这个能让DeFi与CEX掰手腕的Layer2到底强在哪?
- 9月21日数字货币合约市场观察:当震荡遇上耐心
- AI进化之夜:Token2049边会ChainStar活动全记录
- DeFi风险管理革命:当算法开始接管你的钱袋子
- 9月18日加密货币合约市场观察:BTC与ETH的微妙博弈
- 比特币的寒冬何时结束?美联储持续加息让加密货币市场苦不堪言
- 市场风向标:BTC空头信号明显,ETH多头格局稳固?
- OP Stack与超级链:以太坊L2生态的下一站革命
- 深夜暴赚8700U!这份币圈惊喜来得太突然
- 当加密世界遇上真实人生:Gracy Chen的行业观察与人生智慧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