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的深度对炮们未来话之路业老
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科技发展的观察者,我有幸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Web3行业对话。这场由石木资本和星球日报联手打造的RockTree OG Talks,汇聚了几位在区块链领域深耕多年的"老江湖"。在11月29日那个略显寒意的夜晚,三位重量级嘉宾围绕Web3的未来走向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讨论。 主持人欧阳默博士(Omer Ozden)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。作为石木资本的掌门人,他有着横跨东西方的工作经历。在开场白中,他分享了一个有趣的观察:"我们发现亚洲市场对Web3的接受度远超预期,这让我想起了90年代互联网刚兴起时的景象。" 第一位嘉宾Alex Tapscott让在座所有人都肃然起敬。这位加拿大作家在7年前就出版了《区块链革命》,堪称行业"预言家"。我特别喜欢他说话时那种慢条斯理却又充满洞见的语气:"你们知道吗?2016年我写书时,整个加密市场才70多亿美元,现在?1.5万亿美元!这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。" Alex分享了一个特别打动我的观点:"互联网正在完成从信息网络到价值网络的蜕变。"他举例说,现在艺术家通过NFT获得的收入,可能是传统渠道的数十倍。"这让我想起上周在纽约看到的一个展览,一位数字艺术家告诉我,他去年通过NFT赚的钱比过去十年加起来还多。" 来自dYdX的Charles d'Haussy则带来了香港市场的第一手观察。作为前香港政府金融科技负责人,他对亚洲市场有着独到见解:"记得2021年9月那天吗?我们平台的日交易量突破140亿美元。那一刻我意识到,DeFi的时代真的来了。"说到香港的未来,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:"这里既有传统金融的底蕴,又有拥抱创新的魄力,简直就是Web3发展的天然实验室。" Matrixport的Markus Thielen讲述的故事最令人深思。这位在中国生活了16年的"中国通"说:"在西方,人们把比特币当电子现金;在中国,大家把它看作数字黄金。"他分享了一个有趣的细节:"2013年那会,在中国挖10个比特币只要两三天,现在?十年都不一定能挖到一个!" 谈到监管时,Markus的观点发人深省:"很多人只看到政策限制的一面,却忽略了合规化带来的长期价值。就像90年代的互联网监管,适度规范反而让行业走得更远。"这让我想起最近新加坡的监管实践,确实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。 整场讨论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对未来的预测。Alex认为:"Web3正在重塑价值创造的方式,非洲的农民可以通过区块链确权,亚洲的艺术家可以获得合理报酬,这才是技术真正的魅力。"而Charles则补充道:"香港有望成为连通东西方的Web3枢纽,就像当年它作为国际贸易港的角色。" 作为一个旁观者,我最大的感受是:Web3已经从一个技术概念,成长为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。这些行业先行者的思考,不仅让我们看清现状,更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。正如Markus最后说的那样:"我们正在见证历史,而更精彩的篇章才刚刚开始。"开场:认识这群"Web3原住民"
Web3的进化:从理论到实践
东西方视角:不一样的加密世界观
展望未来:Web3的下一个十年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币圈震荡中的生存指南:当主流币停滞时如何把握机会
- 以太坊正掀起新一轮机构投资热潮
- SEC重磅表态:流动性质押不再是监管灰色地带
- 加密市场惊魂72小时:比特币暴跌引发的连锁反应深度解析
- 羊驼币(ALPACA)为何突然蹿红?资深投资者的独家解读
- 区块链早报:2025年8月13日市场风云
- 今日重磅:以太坊ETF质押迈出重要一步,美国政府竟1美元白菜价采购ChatGPT
- Uniswap的法律身份证来了:这波8%涨幅只是前菜?
- 一个老矿工眼中的STT挖矿:我的197天实战经验分享
- AIverse:当AI智能助手遇上区块链流量革命
- 九月降息板上钉钉 以太坊牛市行情再起
- 币圈迷局:8月17日比特币以太坊真实交易手记
- 传奇谢幕前的人生智慧:查理·芒格留给世界的投资箴言
- 区块链巨头的独立王国:Circle与Stripe的战略赌注为何让我忧心忡忡
- 牛市末班车: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?
- 以太坊还能上车吗?机构狂欢背后的投资逻辑
- 市场周记:美联储风暴来袭,比特币能否绝处逢生?
- 加密市场遭遇黑色24小时:当梦想遇到现实 9%暴跌下的众生相
- RWA投资新纪元:当传统资产遇上数字革命
- 美国数字资产新政:通证化浪潮下的监管破局之路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