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坑香港代持指南一股权份资深律师的
说实话,在香港做生意这些年,我见过太多创业者因为股权代持问题栽跟头。特别是这两年Web3出海热潮下,很多朋友都跑来问我同一个问题:在香港找人代持股权靠谱吗?今天我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。 很多人都以为香港和内地的股权代持差不多,这可就大错特错了。在内地,股权代持说白了就是两个人签个合同的事,就像我上周处理的一个案子,某互联网大佬找司机代持股份,结果司机反悔不认账,闹得鸡飞狗跳。 但在香港就完全不同了!这里采用的是信托制度,就像把宝贝锁进保险箱,钥匙交给可信的人保管。我有个客户是这么操作的:委托香港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信托,把股权作为信托财产独立管理。后来这个客户在内地遇到债务纠纷,多亏香港的信托安排保住了这部分资产。 首先得提醒大家,找香港法院撑腰是有条件的。去年我就遇到一个哭笑不得的案例:两个内地人签了香港股权代持协议,结果闹到香港法院,法官直接以"与香港无关"为由驳回了。所以记住,要么代持方是香港公司,要么资金走香港账户,至少要有个香港元素。 其次,千万别图省事找亲戚朋友代持!2018年香港开始实施SCR制度后,我经手过好几起代持人突然失联的案子。相比之下,专业机构不仅更可靠,出了问题起码能找到人。有个做加密货币的朋友就吃了大亏,代持人卷款跑路,到现在还在打跨国官司。 根据我这些年帮客户处理跨境架构的经验,给大家几个掏心窝子的建议: 第一,选代持机构要像选结婚对象一样谨慎。去年帮一个客户做尽调时发现,某号称"专业"的代持公司老板居然同时在经营餐饮生意,这种千万要避开。 第二,法律文件绝不能省。见过太多人用模板文件糊弄,结果出问题时发现关键条款缺失。我一般会建议客户额外签署"镜面协议",把可能的风险都考虑到。 第三,税务筹划要趁早。有个做跨境电商的客户,等公司估值做到10亿才想起税务规划,光补税就交了上千万。建议在架构搭建初期就请专业顾问介入。 最后说句实在话,股权代持就像走钢丝,看起来能规避风险,实则暗藏杀机。与其事后补救,不如事前多花点钱请专业人士把关。毕竟在商业世界里,省小钱往往意味着花大钱。香港VS内地:股权代持的本质差异
必须知道的三个生死线
来自一线的实操建议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Solana的涅槃重生:一个公链的逆袭之路
- Web3安全新纪元:CertiK与OKLink携手打造标准化资金冻结方案
- 比特币走进课堂:萨尔瓦多的数字经济革命
- 市场持续震荡期 如何把握波段交易机会?
- 对话零念科技柯柱良:我用十年经验告诉你,为什么智能驾驶安全大于一切
- V神亲述:以太坊成长路上的那些闪光时刻
- 比特币生态新战场:XRC-20代币标准之争
- NFT市场寒冬已至,但春天真的远吗?
- 以太坊信仰者的救赎:从摘水果到赎回ETH10K车牌的奇幻旅程
- Telegram Bot:DeFi交互的革命性突破
- 深度解析OMP公链的独特魅力
- 3亿美元打水漂:BM的社交王国梦碎Voice
- 监管风暴来袭:三大DeFi协议为何被CFTC盯上?
- 比特币市场警报:警惕死亡交叉背后的深层信号
- 重磅!Infura去中心化版真的要来了,Web3基础设施将迎颠覆性变革
- Web3交互革命:当意图遇上AI的奇妙化学反应
- Bluzelle生态观察:老牌项目能否迎来资金青睐?
- Web3革命性突破:GasZero测试网重磅上线,0手续费时代正式开启
- 以太坊即将迎来重要突破点?市场情绪正在升温
- 加密货币托管:一场迫在眉睫的信任重构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