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客发表
说真的,现在打开手机屏幕使用时长统计,还有几个dApp能撑过一周不卸载?但friend.tech做到了——这个被戏称为"庞氏骗局"的应用,居然让用户心甘情愿地浪费生命在上面。更让人惊讶的是,它几乎没用任何新技术!
记得当初第一次用friend.tech时,我内心其实是拒绝的。但你知道吗?它巧妙地利用了三个"老家伙":PWA、嵌入式钱包和Base链。就像老厨师用普通食材做出米其林大餐一样,这些技术组合起来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。
PWA技术特别值得一提。去年Safari16.4版本更新前,我还在跟同事抱怨PWA推送不稳定得像抽奖。但现在,friend.tech的消息推送比某些原生App还及时。有意思的是,这技术能让开发者绕过苹果税——想想Epic和苹果的官司打得头破血流,而friend.tech就这么轻巧地绕过去了。
传统加密应用有多反人类?下载钱包、记助记词、切换网络...一套流程下来用户早跑光了。但friend.tech直接让你用Google或Apple账号登录,这种体验简直像在星巴克点咖啡一样自然。我采访过几位非技术背景的朋友,他们都说:"这感觉就像在用微信"。
不过嵌入式钱包的安全性问题也确实让人捏把汗。记得DefiLlama创始人就吐槽过前端存储密钥的风险。但换个角度想,当年微信支付刚出来时不也被各种质疑吗?技术总是在迭代中完善的。
观察friend.tech的运营策略,简直像在看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。先是KOL造势引爆第一波,当热度下降时抛出Paradigm投资的王炸,随后又不断调整积分规则...这种快节奏的互联网打法,在墨守成规的加密圈就像一股清流。
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的迭代速度。如果传言属实,这个三人小团队的产品更新频率,能把很多几十人的加密项目按在地上摩擦。从最初简陋的三个功能,到现在完整的社交生态,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:在加密世界,慢工不一定出细活。
说实话,friend.tech的成功给了我们当头一棒。它告诉我们:与其整天想着颠覆性创新,不如先把现有技术用好。就像亨利·福特说的,他不过是把别人的发明组装成了汽车。
现在的加密圈太执着于zk、新公链这些高大上的概念,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产品体验。friend.tech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行业的浮躁。当我们在讨论它是不是"社交领域的Uniswap时刻"时,也许更该思考:下一个让普通用户爱不释手的加密产品会是什么?
写完这篇文章,我忽然想起美团王慧文的话:人类抽象上热爱创新,具体上却恐惧创新。friend.tech或许不是第一个社交金融产品,但它用老技术+好体验的组合拳,给整个行业上了一堂生动的产品课。这,或许就是它最大的价值。
随机阅读
热门排行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