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未寒冬了吗来走真的资易员过去加密揭示深交势

最近加密货币市场突然躁动起来,让不少投资者都在纠结一个问题:这波上涨到底是熊市中的昙花一现,还是真正的行情反转?要说起这个问题,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圈内传奇人物——Bluntz。
牛熊分水岭上的比特币
这位老兄可不简单,当年在2018年底比特币跌到3000多美元时,他就准确预言了市场底部。现在他又发话了,在X平台上直言比特币已经完成了从熊市到牛市的华丽转身。说实话,我作为一个观察市场多年的老韭菜,看到这种判断还是有点小激动的。
最近这一周比特币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从27100美元一路飙升至28250美元,8%的涨幅在熊市里显得格外耀眼。最有趣的是,这个行情恰好是在美国SEC批准Valkyrie基金的利好消息刺激下开始的。你还记得吗?上次SEC批准比特币ETF时,市场也是类似的亢奋反应。
交易员为何突然转变看法?
让人意外的是,Bluntz这次居然主动调整了自己的判断。要知道在圈内,交易员们最忌讳的就是反复打脸。他原先预测比特币会先跌到24430美元的底部,然后才能冲击30000美元大关。这个判断是基于经典的艾略特波浪理论,在技术分析圈里很有说服力。
但现在这位老兄说了:"比特币表现得比预期强多了,之前的下跌预期已经不成立了。是时候丢掉悲观情绪了。"这话说得挺实在,就像去年冬天我囤积取暖器的经历——明明天气预报说要降温,结果暖冬来得猝不及防。
被低估的AVAX能否逆袭?
除了比特币,Bluntz还特别提到了Avalanche(AVAX)这个项目。说真的,现在讨论以太坊竞争对手的话题总是特别引人关注。AVAX今年确实过得很惨,价格腰斩都不止,活像个被市场遗忘的弃儿。
但Bluntz在周线图上发现了些有意思的迹象:"AVAX周线形态开始走好,而且经过一年的深度调整,很可能要迎来一波像样的反弹。"这话让我想起2019年的LINK,当时也是无人问津,结果后来一飞冲天。当然,历史不会简单重复,但这个类比确实值得玩味。
站在当下这个时点,市场情绪确实在微妙变化。但作为一个见过多次牛熊轮回的老手,我得提醒各位:市场永远充满变数,保持理性比盲目乐观更重要。你说呢?
相关文章
- 最近的市场真是让人捏一把汗。比特币在11.5万到11.8万美元这个支撑区间反复拉锯,多头和空头的博弈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。说实话,看着那些杠杆交易者一天之内就被清算了10多亿美元,作为老韭菜的我也不禁感叹市场的残酷。美联储的降息"胡萝卜":市场在期待什么?川普最近的动作频频,先是传出要缩减美联储主席人选名单,又要出台新的药品和芯片关税政策。这让我想起了2018年的贸易战,那时候的市场可比现在疯狂多了...2025-09-15
PERL.eco代币上演绝地反击:退市前夕暴涨150%背后的故事
加密货币市场今天又给我们上演了一出好戏!PERL.eco这个专注于环保的区块链项目,在收到币安退市通知后不但没趴下,反而像打了鸡血一样暴涨150%。说实话,这种"逆势上涨"的剧情连我这个老韭菜都看得目瞪口呆。疯狂的数字游戏让我们先看看这些惊人的数字:24小时交易量飙升近1300%,突破6200万美元大关。这让我想起去年某个项目的类似遭遇,但PERL这次的反弹力度明显更猛。有意思的是,这种"退市效应...2025-09-15- 作为一个长期混迹各大NFT社群的资深玩家,我发现最近社群里的讨论热度明显升温。经过仔细梳理各大Alpha社区的动态,我为大家整理出了本周最具话题性的5个NFT项目。这些项目不仅创意十足,背后还都有着令人眼前一亮的团队背景。1. WADESIDE:跨界融合的数字艺术新尝试这个项目让我特别兴奋!它是由CRIPCO、韩国IP巨头IPX和知名设计师KB Lee联手打造的。还记得LINE那个可爱的贴图角色吗...2025-09-15
- 说实话,每次看到业内讨论比特币扩容问题,我都觉得大家太局限了。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思维定式,把比特币仅仅当作一种支付工具来看待。这就像把智能手机只当作打电话的工具一样可笑!比特币之所以特殊,正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去中心化安全基础——我们应该在这个坚实基础上构建更多可能。重新思考扩容三难困境记得V神最早提出不可能三角理论时,是针对公链本身的。但今天我要说的是,这个理论在比特币二层扩容上同样适用...2025-09-15
- 最近听了Vitalik在Bankless节目里的分享,这位以太坊创始人的观点总是能给人启发。说实话,比起那些整天喊"暴富"的声音,他说的才是行业真正需要的清醒剂。创新需要跳出思维定式Vitalik提到的一个观点让我特别认同:现在加密圈最大的问题就是想象力太匮乏了。你看看现在的项目,十个里有八个不是在炒DeFi的冷饭,就是在玩NFT的老套路。就像当年互联网刚兴起时,大家都以为就是把报纸搬到网上,谁能...2025-09-15
-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行业发展的业内人士,我深知Web3项目天生就具有全球化的基因。公链架构让这些项目能够轻松触达全球用户,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复杂的监管环境。想想美国SEC和加密巨头们那些没完没了的法律纠纷,就知道全球化运营的合规风险有多大了。中国监管的红线在哪里?对于华语区的Web3从业者来说,中国严格的监管政策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。记得去年我和资深加密律师Chris在LXDAO做了...2025-09-15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