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会的碰场技块链撞一观察福区斯坦深度术与思想

今年斯坦福区块链大会可谓精彩纷呈,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领域的投资人,我有幸参与了这场思想盛宴。会场上的每一场讨论都像是一场头脑风暴,让人真切感受到这个行业蓬勃的生命力。MEV:协议层面的新思考在MEV研讨会上,以太坊研究员Barnabe提出的PEPC框架让我眼前一亮。这个基于EigenLayer方法构建的框架,让验证者能够做出区块排序承诺。与传统的乐观执行不同,PEPC采用了悲观执行方法——违反承...

今年斯坦福区块链大会可谓精彩纷呈,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领域的投资人,我有幸参与了这场思想盛宴。会场上的每一场讨论都像是一场头脑风暴,让人真切感受到这个行业蓬勃的生命力。

MEV:协议层面的新思考

在MEV研讨会上,以太坊研究员Barnabe提出的PEPC框架让我眼前一亮。这个基于EigenLayer方法构建的框架,让验证者能够做出区块排序承诺。与传统的乐观执行不同,PEPC采用了悲观执行方法——违反承诺的区块直接被认定为无效,而不是事后惩罚。这让我想起去年DeFi Summer时的混乱场景,PEPC的出现或许能为MEV问题提供更优雅的解决方案。虽然ePBS概念很吸引人,但说实话,距离真正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短期内MEV-Boost仍会是主流选择。

L2:繁荣背后的隐忧

Rollup的崛起已成定局,但会场上很多人都表达了对"千链并行"未来的担忧。我特别认同一个观点:我们不应该盲目跟风开发新的Rollup,而应该先解决基础设施的短板。记得去年某个知名DeFi项目就因为跨链交互问题损失惨重,这正是流动性碎片化带来的现实困境。随着MEV套利者的增加,跨链拥堵可能会成为新的痛点,现有的钱包和跨链桥技术显然还没准备好迎接这样的挑战。

ZKP:技术突破的前夜

不出所料,零知识证明依然是全场最热话题。从HyperNova到Protostar,各种新方案让人应接不暇。最让我兴奋的是看到ZKP应用正在向垂直领域深耕——zkSync和StarkWare专注扩容,Nexus做可验证计算,Modulus Labs探索ZKML。这种专业化分工让我想起互联网早期的发展轨迹。会后和几位ZKP研究员的交流更让我确信,这个领域正处在爆发前夜,未来几年很可能会迎来重大突破。

AMM:寻找更优解决方案

Jason Milionis等人关于LVR的讨论可谓一针见血。作为Uniswap的早期用户,我亲眼见证了许多LP因为"有害订单流"而亏损。LVR概念的提出,为分析AMM流动性成本提供了新视角。这让我想起去年一个做市商朋友抱怨说:"在CEX赚的钱,在DEX都亏回去了。"现在想来,正是DEX-CEX套利在作祟。随着交易频率提升,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加凸显。

链上订单簿:突破性创新

Joseph Poon展示的WARP对数匹配引擎堪称惊艳。通过base-2价格订单基数树和递减计数器,他们成功解决了链上订单簿的gas瓶颈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在以太坊上交易时的痛苦经历——光是撮合订单就要消耗天价gas。如果这项技术能普及,或许我们很快就能看到媲美CEX体验的去中心化交易所。

LSD与再质押:安全新范式

Eigenlayer在本届大会上的活跃表现令人印象深刻。BabylonChain创始人Davide Tse介绍的比特币质押协议更是让我看到了PoS安全的新可能。作为经历过多次安全事件的行业老人,我深知链安全的重要性。这类创新或许能为我们打开通往更安全区块链世界的大门。

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,违者必究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