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韦的黄场对抗通货币字币胀的一津巴金数实验

说到津巴布韦这个国家,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它那令人咋舌的通货膨胀率。记得几年前看到一则新闻,说当地民众买条面包都要扛着一麻袋钞票去,这种场景简直让人难以想象。而现在,这个饱受货币贬值困扰的国家正在尝试一个大胆的创新。从黄金储备到数字钱包今年4月,津巴布韦央行悄悄启动了一个有意思的计划 - 发行以黄金为后盾的数字代币。就在前几天,10月5日,这个被称为"津巴布韦黄金"(ZiG)的数字货币正式开...

说到津巴布韦这个国家,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它那令人咋舌的通货膨胀率。记得几年前看到一则新闻,说当地民众买条面包都要扛着一麻袋钞票去,这种场景简直让人难以想象。而现在,这个饱受货币贬值困扰的国家正在尝试一个大胆的创新。

从黄金储备到数字钱包

今年4月,津巴布韦央行悄悄启动了一个有意思的计划 - 发行以黄金为后盾的数字代币。就在前几天,10月5日,这个被称为"津巴布韦黄金"(ZiG)的数字货币正式开放支付功能。这让我想起了委内瑞拉的"石油币",但津巴布韦显然走得更远。

说实话,这个计划挺有意思的。每个数字代币背后都有实实在在的黄金支撑,就像我们在银行存黄金可以得到存折一样。不同的是,现在这些"黄金存折"可以直接用来购物、转账。你可以把它存在电子钱包里,或者办一张"电子金卡",用起来和支付宝差不多。

一场与美元的拉锯战

我在想,津巴布韦政府这招确实高明。他们从去年就开始试探性地发行实物黄金币,现在又推出数字版。目的很简单:让老百姓把钱留在国内,而不是换成美元。要知道,在一个通胀率动辄百分之几百的国家,说服人们信任本国货币简直是mission impossible。

央行行长John Mangudya说得很实在,这个计划就是想让老百姓有更安全的保值选择。想象一下,当你的银行存款每天都在缩水,而黄金数字币却能跟着国际金价走,这确实更有吸引力。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,9月底就卖出了17.65公斤黄金等值的ZiG,累计销售已经达到350公斤。

津巴布韦的货币困境

说实话,津巴布韦的货币故事堪称现代金融史上最惨痛的教训之一。2009年,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货币改用美元,因为当时的通胀已经到了纸比钱贵的程度。2019年他们又鼓起勇气重启本币,结果可想而知。

现在这个黄金数字币计划,某种程度上是在走钢丝。一方面要维持与黄金的挂钩,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。就像他们现在的定价策略 - 1盎司ZiG卖1910美元,0.1盎司卖191美元,完全跟着国际金价走。这种设计很巧妙,既保证了价值,又方便日常使用。

作为一个长期观察非洲经济的人,我觉得这场实验值得关注。如果成功,可能会给其他面临类似困境的国家提供新思路;如果失败,至少也展示了在极端情况下中央银行的创新勇气。毕竟,当常规手段都失效时,总得有人尝试些新的办法。

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,违者必究。

相关阅读